河南理工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学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着力提升内涵、创建“双一流”、加快建设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和国内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的战略机遇期和攻坚期,根据全国和河南省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等会议精神及《河南教育现代化2035》《河南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等部署,结合国家、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综合考虑学校“十三五”发展实际和“十四五”面临的发展形势,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学校党代会战略部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一流学科专业建设为引领、以深化综合改革为抓手,不断激发办学活力,持续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办学质量、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高。
(一)学科专业建设整体提质。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升学科建设内涵。地矿、安全等学科优势特色进一步彰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逐步完善。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安全科学与工程为河南省普通高校唯一A类学科;工程学、材料学和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4个学科群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增至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增至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增至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增至16个,本科专业增至81个。
(二)教育教学质量成效显著。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1项;新增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获国家一流专业点13个,新增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9个;获国家级一流课程7门。获河南省研究生教学成果奖6项,矿业工程领域入选“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领域”;获批教育部研究生课程试点建设单位,建成全国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工程专业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教育部、河南省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合格率100%,获中国煤炭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1人。学生在学科竞赛中获国际、国家奖励300余项。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被专家组誉为“小城办大学的典范”。
(三)人才队伍整体水平稳步提升。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人才总量不断增加,结构、层次不断优化,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职员工总数由2827人增至297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由2068人增至223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由931人增至1189人,占专业技术人才的53.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由922人增至1019人,比例达到45.6%。院士(含双聘)增至1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中原英才计划10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省特聘教授6人,省优秀专家14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4人,省教学名师14人;新增国家级科研创新团队1个,省部级创新团队20个。
(四)科研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4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320项;科研立项经费累计10.69亿元,其中纵向经费4.40亿元;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6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26项;累计SCI收录论文2741篇,CSSCI来源及以上论文493篇;发明专利授权1368项,拥有有效专利2268项,进入全国前百名高校行列;新增国家级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30个;学校再获二级军工保密资格,成立军民融合发展研究院。
(五)国内国际合作不断深入。坚持实施“开放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政产学研用合作和国际化进程,开放办学领域持续拓展。与省应急厅等厅局、濮阳等地市(区)、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等大型企业、中国测绘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共建太行发展研究院,与焦作市共建大学科技园、云台山文化旅游学院,与哈密市共建豫新能源产业研究院;与鹤壁市政府、平煤集团合作举办河南理工大学鹤壁工程技术学院、平煤工程技术学院。国(境)外友好学校增至83所;出国(境)留学或交流学生1000余人;在校国际学生280人,实现学历层次全覆盖;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5个,教师出国(境)学习进修或学术交流600余人次。
(六)办学保障条件日益完善。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后勤保障,育人环境不断完善。完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楼、第二图书馆、综合实验楼等重点项目建设,新增建筑面积13.8万平方米。纸质图书达347余万册,数据库由30个增至38个。成立分析测试中心,学校教学科研设备总值达7.9亿元。学校年度财务收入达到12.83亿元,资金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学校被评为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
(七)校园文化品质不断提升。坚持实施“文化兴校”战略,营造育人文化氛围。“明德任责”校训和“好学力行”校风日益内化为师生员工的共同价值与信念。建成河南理工大学历史文化园等主题校园文化设施和景观,学校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学校被授予“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等荣誉称号。
(八)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与管理考核制度。配合省委巡视以及各专项检查,扎实做好反馈意见的整改。深入开展纪检监察体制改革,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进一步浓厚。学校获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2个、“样板支部”2个。
“十三五”期间,学校抢抓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机遇,较好完成了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建设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和国内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丰富经验。成绩主要得益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牢办学方向;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抢抓发展机遇;始终坚持深化改革,激发办学活力;始终坚持办学特色,服务社会需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凝聚师生力量。
在总结学校建设发展成绩的同时,还应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矛盾和差距,主要表现在:创新平台层次、团队竞争力对一流学科建设的支撑度不够;专业设置、培养模式与行业转型升级、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不够;教师队伍规模、结构、质量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匹配度不够;学校科学研究及成果转移转化与区域战略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的融合度不够;学校发展体制机制与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适应度不够。我们必须以高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直面困难、破解难题,不断加快学校发展。
二、机遇与挑战
“十四五”时期,国家进入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赋予高等教育新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学校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直面新的机遇与挑战。
从发展机遇看,主要表现在:一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家对核心关键技术和创新人才的需求十分强烈,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更加迫切;二是中国教育现代化进入新发展阶段,教育现代化步伐持续加快,高等教育改革深入推进,为学校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三是“双一流”建设和新时代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为学校对接行业发展、全面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提供了政策支撑;四是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战略的实施,能源产业智能、绿色、高效发展持续推进,为学校拓展服务面向、学科专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发展契机。
从面临的挑战看,主要表现在:一是国家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新的高校格局正在形成,同层次高校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学校提升核心竞争力面临重大挑战;二是国家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发展趋势、双碳目标、高考综合改革,对科技创新和传统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三是学校地处非中心城市,高层次人才引育、办学资源汇集的难度加大,学校的发展环境更加复杂;四是学校统筹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亟需破除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四五”时期,学校将抢抓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全面深化改革,积极突破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瓶颈,着力探索学校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新战略、新途径和新举措,力争在国内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取得显著进展。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高等教育“四个服务”为使命,以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重心,全面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等战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为建设国内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奠定坚实基础,为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二)发展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学校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创建,实现学校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的有机统一。
——坚持需求导向。着眼服务国家、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融合学科链、人才链、创新链,强化政产学研用合作,持续增强学校发展特色。
——坚持以师生为中心。坚持“发展为了师生,发展依靠师生,发展成果由师生共享”,着力解决师生关切的问题,激发师生的创造精神,形成共同奋斗的干事创业氛围,办人民满意的大学。
(三)目标定位
经过5年努力,到2025年,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明显提升,在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能源结构调整与行业转型升级等重大国家战略中的作用更加明显,学科优势、育人特色和服务能力更加突出,形成服务安全生产、空间信息、应急管理、新能源开发与利用、智能装备制造的人才高地和技术支撑基地,成为引领国家创新发展、行业领先的特色高水平大学。再经过10年的发展,到2035年,形成“能源+”“智能+”学科专业布局,一流本科教育、一流学科建设成绩显著,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全面增强,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基地,初步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
——办学规模。稳定规模,优化结构,以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到2025年,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到45000人,其中本科生38000人,硕士研究生6000人,博士研究生500人,国际学生500人。
——学科专业。强化工学优势特色,理、工、管、文、法、经、教、农、艺术和医学各学科专业协调发展。到2025年,努力建成1~2个国家一流学科和一批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学科。安全科学与工程保持全国学科评估A类等次,矿业工程进入软科排名前30名,全国学科评估B类以上学科达4~5个,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达到5个以上,其中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5‰,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3‰。新增3~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力争新增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新增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国家级一流专业点达到20个以上,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达到20个以上,本科专业数保持在80个左右。
——人才培养。完善“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教育模式,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扎实基础、宽阔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到2025年,新增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30项以上;新增国家级一流课程10门以上;新增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50项以上,国家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350项以上;力争获得河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100篇以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90%以上。
——师资队伍。优化队伍结构,加强团队建设,着力培育和引进高层次人才,打造德高业精、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到2025年,专任教师总数达到250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60%以上,“双一流”创建学科和特色骨干学科专任教师队伍基本实现博士化。新增国家级荣誉称号教师、国家级人才3人以上。培育或引进国家级创新团队2个以上,新增省部级创新团队20个以上。
——科学研究。围绕国家、区域和行业的重大需求,构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原始创新和承担重大科技任务的能力,重大成果产出达到全国同类高校前列。到2025年,科研经费总量达到18亿元,其中纵向经费超过6亿元;累计获国家级科研项目400项以上,其中重点、重大项目20项以上;获国家科技奖励2项以上(主持1项以上),省、部级一等奖25项以上(人文社科5项以上);累计发表高质量论文3000篇以上;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200项以上;实现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
四、主要任务
(一)实施党建引领工程,完善大学治理体系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建引领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最大程度激发各类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实现具有理工大特色的国家级党建工作品牌突破。
1.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办学治校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引导干部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党性教育。落实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筑牢意识形态安全屏障。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深入实施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提高领导班子和干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的政治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2.健全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成效显著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各环节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打造高素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严格落实中央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配备的各项指标性要求,切实健全完善支持政策,持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素质能力和专业水平。深入推进育人模式改革,健全体制机制,探索构建学院、书院“双轨制”运行体系。
3.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履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压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三转”,强化政治监督和日常监督,完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机制,贯通运用“四种形态”,提高监督治理效能。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持续深化以案促改,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开展校内巡察,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4.完善治理体系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快推进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健全校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等议事规则。完善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治理体系,保障学术委员会职权。深化“放管服”改革,按照责权利相一致原则,进一步下放二级学院管理权限,突出学院办学主体地位。优化治理结构,探索建立“大部门、大职能、大服务”的管理体制机制,提高管理效能。完善学院、机关目标考核管理体系,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深化评价体系改革。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以破“五唯”为导向,分类协同、稳步推进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用人评价、教育教学评价、学科评价等改革工作。切实提高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有效性,形成科学合理、具有学校特色的评价体系,实现学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更加完善、引导教师潜心育人的评价制度更加健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更加多元的改革目标。
6.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提高制度供给水平,进一步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学校规章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学生(研究生)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健全师生权益保护救济机制,保障师生合法权益。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最大限度凝聚全校共识和力量。强化学校理事会(校友会、基金会)作用,建立健全社会力量依法参与学校决策、管理和监督机制。健全学校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强化合同管理,保障依法决策,维护学校合法权益。加强法治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评价监督机制和工作报告制度,开展以宪法教育为核心的法治教育。深化学校社会保险改革,推进学校社会保险并轨工作。
(二)实施学科培优工程,夯实一流学科基础
坚持“四个面向”和一流标准,强化学科内涵式发展,以一流学科创建为牵引、以特色骨干学科建设为支撑,带动学科水平整体提升。
1.优化学科结构布局。按照“优化结构、打造一流、强化特色、培育新兴、促进融合”的原则,聚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塑升级传统优势学科,强力支撑河南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交叉学科,合力解决战略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前瞻布局未来学科,助力推动现有产业未来化和未来技术产业化融合发展。持续巩固基础学科,着力破解前沿科学问题,产出原创性成果。繁荣发展人文社会学科,致力推动中原文化传承创新,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逐步构建安全、测绘优势领先、地矿特色显著、基础研究深厚、交叉融合加速、新兴方向涌现、发展势头强劲的高质量一流学科生态体系。
2.攀登一流学科高峰。以“汇聚大团队、建设大平台、组织大项目、产出大成果”为抓手,着眼世界发展前沿,强化原始创新、协同创新。围绕新能源开发、社会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应急救援、时空大数据处理、空间治理与智慧城市建设、应急测绘保障等重点研究领域,为能源与公共安全、地理与信息安全等国家战略需求贡献重要力量。到2025年,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保持在全国学科评估前10%,力争进入国际领先行列;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进入全国学科评估前20%,整体达到国家一流学科建设水平。
3.构筑特色学科高地。围绕河南省传统产业高位嫁接领域需求,以机械工程等传统优势学科为核心,以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省级重点学科为支撑,聚焦先进制造、新材料、资源环境等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强化学科特色,突显集群效益。加快先进制造与智能装备、能源开发与利用等省级特色骨干学科群建设步伐,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难题,确保学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进入河南省高校前列。
4.打造新兴学科支点。围绕建设制造业强省需求,重点培育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交通、节能环保、生物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领域的学科方向;前瞻布局前沿新材料、氢能与先进储能、未来网络、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发展领域的学科方向。围绕建设现代服务业强省需求,加强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学科建设,重点支持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的服务创新。围绕加快建设文化强省需求,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引领,加强中国语言文学等学科建设,深入挖掘黄河文化、中原文化、覃怀文化、太极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
5.激发学科建设活力。探索学部制试点,聚焦一流学科创建目标任务和有效服务产业需求,整合相近学科学院资源,构建特色鲜明、错位发展、服务精准的“学科学院+学科研究院+产业研究院”开放式跨学科组织形态。建立学科特区,优先满足一流创建学科机构、编制需求,给予学科特区一定的人员聘用、职称评审等自主权。完善以绩效目标为导向的学科资源配置机制,给予“双一流”创建学科更大的财政经费使用自主权;实施“赛马制”、PI制等竞争机制,在国内外选聘高水平专家担任学科、研究方向带头人,充分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三)实施卓越人才培养工程,打造一流本科教育
以加快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为目标,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为引领,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巩固本科教育在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和中心地位,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1.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按照“控规模、优结构、强特色”的原则,结合各专业招生志愿率、毕业去向落实率、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情况,做好专业存量调整和增量优化,本科专业总数控制在80个左右。推进专业分层分类建设,以“四新”建设为引领,改造升级安全、地矿等传统优势工科专业,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与战略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稳步推进临床医学、应急技术与管理等新专业建设,加快多学科间专业的淬炼集群与交叉融合。
2.强化专业内涵建设。以一流专业建设标准为指引,构建国家、省、校三级专业建设体系,促进专业内涵、特色与质量协调发展。探索完善面向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培养方案审核机制,确保人才培养目标落地落实。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和水平,完善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优化专业建设资源配置,提升教学资源利用效率。深化产教融合,切实建设好鲲鹏产业学院、新材料产业学院等省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培育建设智能制造等产业学院,力争实现国家级产业学院突破。加强专业建设管理与自我评估,扎实推进专业认证与第三方评估,完善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与质量。
3.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以一流课程建设标准为指引,构建国家、省、校三级课程建设体系,推进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全面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加强课程体系整体设计和优化,提高课程建设的规划性、系统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有效对接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及专业认证与评估的课程标准要求,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开好“四史”等新课程,培育建设一批省级及以上课程思政样板课程、教学团队和研究中心。结合“第二课堂”线下活动和“互联网+思政”线上网络宣传平台构建多维立体育人矩阵,形成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加强教材选用与建设管理,增强教材选用与建设的科学性、前沿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智慧教学环境建设,推进课程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推进课堂教学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改革课程考试考核方式,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4.构建学生管理服务体系。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加快推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发展型学生工作体系建设,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高质量育人新格局。深入推进辅导员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实现“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等新突破。加强基层班级建设,持续培育优良学风,以高质量管理和服务助推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完善“助人-自助-互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切实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需求。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学生资助工作长效机制,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深化共青团改革,加强学生会、学生社团管理,深入实施青年大学生“筑梦工程”“基石工程”“万象工程”,全面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5.完善继续教育和培训体系。围绕国家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需求,稳定成人学历教育规模,做大做强安全技术培训,拓展党政干部、乡村振兴人才、工商管理人才等特色培训项目。加强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加强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打造河南理工培训品牌,努力成为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教育培训基地。
(四)实施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
落实全国、河南省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实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积极优化学位点布局、扩大研究生规模;实施分类培养,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国家能源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1.优化学位点结构布局。聚焦国家和地方急需关键领域的核心问题,紧密结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申报博士学位授权点。面向河南省战略支柱产业链和战略新兴产业链,以及现代服务业强省、数字河南建设等战略需求,探索设置交叉学科学位点。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学位点类型、层次和规模均衡发展。
2.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大优质资源的投入和共享,积极开展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构建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优化课程体系,规范教学管理,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完善课程评价,提升学术学位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探索课程学习改革、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和创新实践综合考核,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推进与人力资源职业资格的衔接。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以学术文化活动为载体,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
3.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导师的政治素质、师德师风、学术水平和指导能力。完善导师评聘制度,强化导师责任意识;破除导师资格终身制,建立与人才培养质量紧密结合的动态调整机制。健全导师评价考核体系,将师德师风、学术水平、育人实效等纳入评价体系。实施新晋导师全员培训制度,鼓励和支持学术交流、访学和参与行业企业实践,提高导师综合素质和学术水平。完善激励机制,发挥优秀导师、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强化专业学位“双导师制”,推进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
4.强化学位授予质量监督。以提高质量为主线,制定和完善学位授予基本标准,健全学位审核机制,规范学位授予程序。强化导师和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质量意识和主体责任,严把学位论文开题、评审和答辩等关键环节,实施“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专项检查”报告制度。加强学位授予全过程督导,提高学位论文整体质量,确保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和河南省学位委员会两级学位论文质量抽检合格率100%、省级及以上优秀学位论文数量位居河南省高校前列。
(五)实施人才强校工程,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
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加大高层次人才引培力度,汇聚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造就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师德高尚、富有创新精神的高水平人才队伍。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师风教育贯穿教师培训全过程,完善岗前培训、专题培训、全员培训等制度,加强培训指导,不断提升教师的师德师风素养。将师德师风第一标准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在教师引进、年度考核、职称评聘、研究生导师遴选、推优评先、表彰奖励等工作中严格师德考核,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
2.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引进与培养并重,深度发掘队伍潜力,调整优化专业技术队伍和管理队伍配置结构。专业技术人员达到2500人以上,占教职员工总数的比例提升到80%以上。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高级职称人员占比达50%以上,博士学位教师占比达60%以上,“双一流”创建学科和特色骨干学科基本实现博士化。具有外校学缘背景的教师达到85%以上,具有半年以上国外留学经历人员达20%左右。积极推进管理人员职员制改革,适当压缩管理队伍规模。
3.强力引培高层次人才。人才队伍建设重心逐步向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团队建设转移。按照“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待遇”的原则,突出“高精尖缺”学科需求导向,对标各类国家级人才项目,坚持外引与内培并重,制定实施分类分层培育计划。优化相关配套政策,逐步完善“梯度成长、特长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培育体系,基本实现“双一流”创建学科、特色骨干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各方向均建有高层次团队。
4.完善人才评价制度。完善多元化人才评价机制,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绩效为导向,强调质量优先,突出教师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提高教育教学在教师考核、评价中的权重,调动广大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全面推进分类评价,突出学术贡献、社会贡献和支撑人才培养的作用,淡化人才称号,引导教师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和岗位上潜心治学、干事创业。
5.提升党政管理能力。坚持按照“五好干部”标准,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服务师生、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党政管理人才队伍。探索实施学术型和管理型干部分类选拔、培养、考核办法。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坚持分级统筹、分层培养。大力推动干部轮岗交流,健全完善机关干部与学院干部、党务干部与行政干部之间的交流任职机制,着力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才干和业务本领。
6.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除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制约学校人才队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入推进编制管理、岗位设置、职称评审、薪酬分配、绩效评价、社会保障等方面改革。继续深化以岗位业绩贡献为导向、校院两级分配为基础的分配制度改革,完善重实绩、重贡献和向高层次人才、高水平成果、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制度。
(六)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立足国家重大战略,围绕煤炭行业转型升级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核心科技需求,准确把握前沿态势和主攻方向,统筹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强化平台和人才团队建设,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增强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
1.完善科研创新平台体系。优化创新资源配置,集中力量支持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深部资源开采复合动力灾害防控”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建设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河南省实验室。重点支持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省一级重点学科建设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完善国际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的建设布局,获批建设省部级科研平台10个以上。优化平台研究方向和团队布局,引导科研团队主动对接国家和行业重大需求,注重团队深度协作和组织化发展,形成严密高效的科研组织体系。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凝炼优势特色研究方向,提高基地建设组织化水平,打造2~3个特色高水平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平台。
2.加强基础研究与成果产出。在瓦斯地质理论、深部资源开采、新材料与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与化工、环境与生态、数字经济、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绿色管理与创新等领域强化基础和前沿理论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项以上,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和经费获得较大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引领性的基础研究成果。深入推进应用基础研究,力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取得新突破,在煤矿智能开采、智慧安全、煤系气资源开发利用、智能制造、生态修复、地下空间工程、应急救援与职业健康等领域产出一批高水平的技术成果。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突出“溯源”和“前瞻”,承担一批高水平社会科学项目,产出一批原创性成果。
3.深化校地校企协同创新。发挥“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中原经济区煤层(页岩)气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的平台作用和辐射功能,持续深化煤炭领域政产学研用合作,承担千万级横向科研项目5项以上,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200项以上。做大做强现有研究院,在校友资源丰富、产业科技需求契合、能发挥学校特色优势的区域建设2~3个实体研究院。加大应用研究和技术研发力度,以推动重大科技项目为抓手,承担和参与山西、新疆、内蒙古等煤炭资源丰富、合作基础良好区域的重大科技专项3项以上。主动对接河南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科技攻关,多措并举落实校地合作协议,实现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取得新突破。拓宽合作领域与渠道,深化军民融合研究院建设,提升军工科研项目数量和质量,积极服务国防科技创新。围绕乡村振兴、太极文化传播、智慧化应急管理、生态与环境管理、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现实问题,积极开展应用对策研究,打造特色品牌智库,推出一批顺应时代要求、富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智力支持。
4.优化科研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科研项目管理,规范管理模式、精简业务流程,着力改革和创新科研经费的使用与管理方式,健全科研诚信管理体系,创造良好的科研生态。精准把控国家科研评价改革精神,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加快推进和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建设专业化的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和专职化的技术转移人员队伍,健全学校知识产权管理和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深化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完善激励措施,促进研究质量提升和原创性成果产出及转化,激发科研创新活力。
(七)实施国际化建设工程,提升开放办学水平
积极争取全球优质教育资源,主动拓展国际办学空间,搭建高质量国际交流平台,切实提升开放办学质量,促进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
1.完善国际化工作机制。构建“统一领导、归口管理、部门协作、学院推动、高效运作”的国际化工作机制,实施“学校、学院、教师、学生”四位一体的国际化工作模式,推动形成“大外事”工作格局。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重点,构建以学科建设为导向、学院为主体、项目为牵引的国际合作常态推进模式。加强与世界知名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前沿性学术研究,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融合到教学科研全过程。
2.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国家公派出国留学资源,拓宽学生国际交流项目渠道,积极与国外高校建立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联合培养项目,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加大学生海外派出力度。引进“线上”和“线下”国外优质教学资源,加强双语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建立开放式的国际化教学体系。加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探索举办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切实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扩大国际学生招生规模、改善留学生层次结构、丰富国际学生生源国别,完善国际学生招生流程,确保生源质量;做好国际学生培养工作,积极申请教育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
3.深化国际科研合作。实施“骨干教师出国研修访学计划”,分层次、有重点的选派教师赴海外知名高校访学或从事博士后研究等;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在国际重要期刊或学术组织中任职。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引智政策,拓宽渠道,引进优秀外籍教师和高层次外国专家,积极开展国际科研项目合作,加强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建设。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探索构建国际合作交流新模式,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加快推进政产学研用国际化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4.建设国际人文交流平台。传承创新中原文化,建设太极语言中心、境外办学机构等高层次海外平台,打造“中文+”“太极+”等中外人文交流优质品牌,开发创作“理工特色”国际文创产品,加强学校对外宣传,提升学校国际知名度,增强中华文化感召力。
(八)实施智慧校园工程,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
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提高数据治理能力,守好信息安全底线,为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支撑。
1.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升级和改造校园网基础设施,优化网络拓扑结构,增加出口带宽,提升无线网覆盖范围和性能,促进5G与校园网融合。整合校内各类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实现信息化资源的按需扩容、弹性分配和集约化管理,打造泛在云化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健全网络安全责任制和问责机制,打造安全共享的校园信息化生态体系。
2.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加快智慧教学环境建设,推进智慧教室、智慧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在线教学平台等建设和应用,提升信息技术对线上教学的支撑能力。积极开展“互联网+教育”,探索情境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5G、物联网等技术在教学过程、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全流程应用,实现教学行为数据伴随式采集和智能化分析,推动教育模式的变革和创新。发挥远程教育优势,开展线上教育、科研和文化交流合作。
3.加强智慧理工信息平台建设。以数据为中心、服务为导向,推进数据治理,加强数据平台和业务基础平台建设。完善信息系统建设,积极推进“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促进业务流程持续优化再造,提升跨部门业务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服务标准化、精细化。强化数据采集和共享,实现“一数一源”。扩大数据应用场景,挖掘数据价值,推动管理模式创新,提升学校管理智能化水平。
(九)实施文化建设工程,涵育理工文化
进一步凝练大学精神,提高文化软实力,构建凝心聚力、陶冶情操、示范社会,体现时代特征、地域特点和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
1.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综合运用课堂教学、实践养成、文化熏陶、制度保障、研究阐释等方式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项目化、品牌化、常态化为抓手,全面提升师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校园文明程度,努力创建全国文明校园。推进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改革与创新,完善新时代学校公共艺术教育育人机制,组织实施第六轮公共艺术教育工作评估。
2.弘扬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红色文化。建好用好首批省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黄河生态文明与高质量发展研究院等平台,推出系列理论成果和文化著述,推动地域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深入推进学校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遗存的传承与开发,充分利用“焦作煤矿工人大罢工”“特别能战斗”精神等红色资源,不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3.涵养学校精神文化品质。注重发掘学校历史文化传统与精神内核,编修校史文化著述,开展校情校史教育,弘扬和传承“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办学精神、“明德任责”校训、“好学力行”校风等核心价值理念,进一步凝练和培育理工精神品质。加强学术道德、学术诚信和学风修养教育,构建潜心钻研、勇于创新、求真务实、诚信严谨的学术文化氛围。管好用好校史馆、图书馆、体育馆、地球科学馆、纪念馆等,充分发挥文化资政育人功能;完善学校文化育人体系建设,打造一批吸引力强、参与面广、影响力大的文化活动品牌,丰富文化供给。整合各校区文化资源,完善校园功能分区,设计建造文化景观和公共文化服务场馆,提升校园文化品质。
4.推动网络文化繁荣发展。统筹抓好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平台建设,深入推进校园媒体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内聚人心、外树形象、服务师生、推动发展的全媒体宣传教育综合平台。注重抓好网络党建与团建、网络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网络日常思政及网络心理援助等,创作推出一批网络教育与文化精品力作。遴选培育“网络名师”,壮大网络评论员和网络志愿者队伍,深入开展网络文化、网络安全和网络文明传播教育,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着力构建“多元平等、健康活泼、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校园网络育人环境。
(十)实施综合服务工程,提升基础保障能力
以优质服务供给为核心,全面提升教学、科研、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着力构建人文化、生态化、低碳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平安和谐校园。
1.提升实验室管理质量。完善实验室管理体制,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建立实验室安全综合管理系统,构建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实验室基本信息、药品、危化品、实验废弃物和特种设备等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建立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推进学校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使用效益。加强分析测试中心建设,力争通过中国计量认证或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建成省内一流、在行业和区域内具有一定影响的分析测试机构。
2.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围绕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需求,持续加强多元化文献资源建设;培育专业化馆员队伍,为读者提供高层次、个性化的知识服务;逐步加大图书馆智能化系统建设力度,拓展多样化知识共享空间,提升读者利用信息资源的便捷性和体验感;打造“阅读文化行”特色品牌,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力争将学校图书馆建设成为一所智能化程度高、信息资源保障能力强、服务功能完善、管理科学规范,具有鲜明“人文、智慧、特色、开放”特征、综合办馆实力居全国同类和区域高校图书馆前列的智慧化图书馆。
3.完善校园基本建设。积极拓展办学空间,统筹各校区基本建设,形成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校园布局。南校区以完善校区基础设施和优化环境建设为主,重点建设安全与智能开采实训中心、文科实验楼、校医院和游泳馆等建筑,打造功能完善、分区合理、环境优美的主校区;北校区建设以改造提升为主,挖掘校园空间资源与楼宇资源,为医学教育、文科教育提供保证。
4.建设平安和谐校园。健全校园安全稳定制度体系和应急预案体系,加强人防、技防、物防建设,加强安全教育,落实安全责任制,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安全保障。深化后勤管理改革,探索服务管理和保障运转工作新机制,构建管理规范、权责明晰、服务一流、保障有力的新型后勤保障体系。坚持共享发展,逐步提高教职工收入,改善师生生活条件。关心关爱师生健康,切实加强附属医院、校医院、小学和幼儿园建设,不断增强师生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规划实施
健全规划实施机制,统筹推进规划实施,明确重点任务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强化监督考核,确保高质高效完成规划目标任务。
(一)加强党的领导。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把党的领导贯穿规划实施的全过程。加强党委对规划实施工作的领导和监督,着力提高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设立“十四五”规划实施领导小组,作为推进规划实施的工作机构,增强对规划实施的宏观指导。
(二)加强规划引领作用。发挥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构建由学校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学院规划构成的规划体系。专项规划和学院的规划聚焦总体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纳入职能部门、学院任期和年度考核体系。
(三)加强资源投入力度。力争年度财务收入突破15亿元。统筹资源配置,按照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加大对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创新平台、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坚持绩效导向,完善校内预算资源分配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绩效评价体系,促进各类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加强规划监测评估。实行规划任务落实督导制度,把规划实施纳入到部门、学院领导班子评价体系,作为学校资源分配、干部考核等工作的主要依据。开展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中期检查和总结评估,了解规划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规划的可实施性,确保规划主要目标顺利实现。